为积极响应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共青团中央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充分发挥全民艺术普及的职责职能,积极开展“馆校联合·非遗进校园”活动。11月 22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邀请面塑非遗传承人高晓川老师前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实验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美育课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技艺亲子活动”。活动中,高晓川老师、文化馆培训部相关人员、幼儿园教师、小朋友们及家长共同参与互动教学,制作面塑作品及展示分享。高老师以其精湛的技艺和耐心的指导,带领孩子们和家长共同探索面塑的奥秘。
活动现场氛围轻松活泼有趣,到处充满欢声笑语。小朋友们兴致盎然,在高老师的指导下各显神通。很快,一个个生动可爱的面塑作品出现在大家面前,孩子们在创作中充分感受到了面塑艺术的独特魅力。展示过程中,孩子们手捧自己的作品走上讲台一一分享着自己的心得体会,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本次活动是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开展“青少年美育课堂”的一次成功尝试。它让孩子们在创作中领略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家长们更加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进一步体现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在发挥“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功能的重要作用。
12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内蒙古诚邀山西游客“晋亲来——尽情玩”,推动两地文旅真正“热起来”、“火起来”。
11月14日至1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主办的全国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建设交流和“星光璀璨 百团争艳”2024年全国优秀群众文艺团队成果展演活动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
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学习实践活动,2023年5月20日,昭君博物院与内蒙古乐学绘艺术教育机构开展“昭博悦荟·与历史对‘画’”博物馆特色主题研学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