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区文化馆始建于1958年,新址2017年建成,位于滨河北路与巴彦路立交桥东50米。文化馆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馆内设有舞蹈排练室、戏剧排练室非遗展厅声乐教室、乐器教室、录音室、电子图书阅览室、党建会议室、健身室等功能科室,是一座可以满足各类文化活动、拥有科学布局规划的现代化、多功能场馆。 馆内机构设置为:馆长1人,副馆长1人。下设:办公室、歌舞组、器乐组、书画美术摄影组、戏曲组、创作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七个职能部门。现有在职人员6名,其中中共党员4名,专业技术人员2名;。干部队伍业业务水平高,专业技能强,具有一定地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和辅导培训能力。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玉泉区文化馆紧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步伐,发展和繁荣为主题,确立了“业务求发展,工作出亮点”的工作思路,开展了一系列规模大、形式多、有特色、体现时代风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呼和浩特市春节元宵节文化庙会、民俗文化旅游节、泉翔杯农村文化大院文艺大赛、烧卖文化创意展示大赛等系列活动;利用及传统节假日开展城乡文化互动、农民文艺汇演、广场社区文艺演出;举办贺新年书画笔会、美术书法摄影剪纸手工艺作品展;举办舞蹈教学活动、少儿器乐培训、少儿书画比赛及展览;深入农村、社区进行辅导、培训深入社区、农村、部队、敬老院、监狱、工地多次进行文化惠民活动,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为弘扬我区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工作,将德顺源和凤林阁(老字号)申报为玉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西水磨九曲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荣贵、王一贴膏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杰琼、王杰琛、三空李氏正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昱霖申报为呼和浩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提前预约:活动排练需提前3天致电文化馆进行审核预约,联系电话为0471-3902335。
公交路线:S13路公交线到玉泉区文化馆公交站下车